

400-6171-355日前鋼鐵行業低碳工作推進委員會2022年年會隆重舉行。會上發布了《鋼鐵行業碳中和愿景和低碳技術路線圖》(以下簡稱《路線圖》)。
《路線圖》提出了”雙碳”愿景明確了中國鋼鐵工業“雙碳”技術路徑一一系統能效提升、資源循環利用、流程優化創新、冶煉工藝突破、產品迭代升級、捕集封存利用。
《路線圖》提出了實施“雙碳”工程的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2030年前)積極推進穩步實現碳達峰;
▲第二階段(2030-2040年),創新驅動實現深度脫碳;
▲第三階段(2040-2050年),重大突破沖刺極限降碳;
▲第四階段(2050-2060年),融合發展助力碳中和。
重點任務如下:
▲一是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二是持續工藝流程結構優化;
▲三 是創新發展低碳技術;
▲四是打造綠色低碳產業鏈;
▲五是加強全球低碳產業創新合作。
中國寶武
中國寶武在國內鋼鐵行業率先發布了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時間表:2023年力爭實現碳達峰、2025年具備減碳30%的工藝技術能力、2035年力爭減碳30%、2050年力爭實現碳中和。中國寶武碳中和冶金技術主要包括:極致能效、富氫碳循環高爐、氫基豎爐、近終形制造、冶金資源循環利用和碳回收及利用等六方面的內容。
鞍鋼集團
鞍鋼集團發布低碳冶金路線圖提出了低碳發展愿景、"三個使命”和“五大路徑”。《路線圖》中明確2025年實現碳排放總量達峰;2035年碳排放總量較峰值降低30%噸鋼碳排放強度降低30%以上。
《路線圖》的五大路徑包括:
路徑一:格局流程再造。路徑二:資源消耗減量。路徑三:能源結構優化。路徑四:綠色礦示范。路徑五:前沿技術創新。“五大路徑”將在不同階段將各自發揮主體作用協同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
河鋼集團
河鋼發布了推進碳達峰碳中和的低碳發展目標和”6+2"低碳技術路徑。《路線圖》指出河鋼低碳發展將經歷"碳達峰平臺期、穩步下降期及深度脫碳期”三個階段通過實施六大技術路徑和建設兩大管理平臺實現2025年較碳排放峰值降低10%2030年較碳排放峰值降低30%并最終在2050年實現碳中和。
《路線圖》中河鋼按照“碳排放總量和碳排放強度'雙控’”原則明確河鋼六大降碳技術路徑:1、鐵素資源優化路徑;2、流程優化重構路徑;3、系統能效提升路徑;4、用能結構優化路徑;5、低碳技術變革路徑;6、產業協同降碳路徑。
建龍集團
建龍集團發布鋼鐵板塊綠色低碳發展路線圖明確到2025年碳排放總量將達到峰值2033年碳排放總量較峰值下降20%碳排放強度較2020年下降25%2060年實現碳中和。
建龍集團將通過六大路徑深入推進綠色低碳發展這六大路徑分別是:工藝流程優化提升、前沿技術創新應用、產品綠色低碳轉型、用能效率結構優化、綠色物流系統升級、資源能源循環利用。
太鋼集團
太鋼集團、太鋼不銹發布碳達峰及降碳行動方案。方案提出了“13460”(一個低碳發展中心、三個低碳發展階段、四個低碳實施步驟、六大低碳發展路徑、最終實現零碳目標)的綠色低碳發展模式。一個低碳發展中心即建立以“提高碳生產率”為中心的低碳發展體系旨在依托智慧制造管控系統搭建全過程碳管控平臺,應用LCA全生命周期評價方法,實現節約資源能源、提高經濟效益,構建形成不銹鋼業生態全產業鏈;三個低碳發展階段和四個低碳實施步驟即按照“篤行五年、展望十年、暢想十五年”三個階段和"碳達峰、穩步下降、深度下降、碳中和”四個實施步驟,有序推進碳減排工作;六大低碳發展路徑分別為工藝優化流程再造、結構調整極致能效、精品創造唯美生活、產城融合協同降碳、資源保障多元發展、技術創新低碳引領。
包鋼集團
包鋼發布了包鋼碳達峰、碳中和規劃目標,即:力爭2023年實現碳達峰2030年具備減碳30%的工藝技術能力爭2042年碳排放量較峰值降低50%,爭2050年實現碳中和。充分發揮優勢突出自身特色,注重稀土產業和稀土鋼的研發與應用,多元集納各方技術合力,集思廣益、群策群力,做好“雙碳”工作大文章。
中南鋼鐵
中南鋼鐵碳達峰碳中和行動方案明確了“雙碳”工作目標和實施路徑。具體來看,中南鋼鐵“雙碳”時間表為2023年力爭實現碳達峰,2035年具備減碳30%工藝技術能力,2050年力爭實現碳中和;“雙碳”實施路徑為:中南鋼鐵結合自身戰略定位及高質量發展需要,系統策劃,提出“6C降碳”戰略舉措,即“規劃降碳、效率降碳、工藝降碳、技術降碳、綠色降碳、鏈圈降碳"6條減碳路徑。

各鋼廠都在以自身優勢實現雙碳目標,智能測量儀起到降低成本、減少原材料損耗等作用,能進一步減少不必要的浪費,更能提升產品品質,它們檢測速度快,測量精度高,及時性好,是產線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來源:冶金信息網、中國鋼鐵工業協會,本文僅做交流之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